close
本報2016年8月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近期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研究指出,部分魚類為了適應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洋化學成分變化,當海水品質不利生存,即使是白天也會啟動夜間較強的生理防禦機制。
澳洲大堡礁的海底生態。圖片來源:郭兆揚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人類燃燒化石燃料釋放的二氧化碳,溶於水會使水質變酸,不利海洋生物生存。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日夜不同,夜間最高,白天則會隨著藻類、海草和其他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降低。隨著每天海水二氧化碳濃度變化,魚類也會跟著調節身體的防禦機制。
科學家研究澳洲大堡礁多刺鯛(spiny damselfish)發現,最能適應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個體,其後代的生理時鐘也較有彈性,較能適應海洋酸化。而「韌性較強的後代似乎可以全天候開啟夜間模式。」
科學家在二氧化碳濃度接近未來數十年狀態的海水中養灰色和白色雀鯛,並檢視其腦部的基因和蛋白質變化。另一位作者、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學者孟迪(Philip Munday)表示,這是魚類能適應氣候變遷的另一個跡象,「也許」算是個好消息。此外還有很多氣候變遷相關的不利因素,如海溫上升,可能減少魚類繁殖活動。
2014年,聯合國氣候科學家小組指出,如果人為溫室氣體在本世紀升高至中高水準,「海洋酸化將是海洋生態的潛在威脅」。酸化不利扇貝或龍蝦的保護殼生長。其他研究發現酸化會改變鯊魚和鮭魚等各種魚類的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酒店公關妮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